产品频道 | 心电网络云平台在胸痛救治中的应用

一、现状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县级公立医院(含中医医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和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纽带。


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体系建设的通知》中提到,建立科学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最大限度地缩短早期救治时间,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有效降低疾病负担,全面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


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要求县医院开展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具有远程教育能力,建立远程会诊系统,支持乡镇(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医学影像诊断等服务,进一步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二、互联网心电网络云平台


互联网心电网络云平台是记录心电数据信息的网络系统。狭义的心电网络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把分布在医院各科和心电图科各部门的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图系统、运动负荷系统、监护病房及手术全程监测过程中的心电信息,通过网络传送至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广义的心电网络系统是指通过网络、现代心电学、先进的12导心电终端等,形成连接三级或二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镇卫生院、居民家庭的网络,集医疗、保健、急救、会诊、学术交流为一体的心电信息管理系统。


三、心电网络云平台在胸痛救治中的应用


在心脑血管急救体系的建设中,心电网络云平台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对于缩短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起到关键作用。同时网络云平台的建设还能为构建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一张网和疾病综合管理一张网提供高效的技术解决方案,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以下从心电网络在胸痛救治中的各个层面的应用进行具体阐述:具体包括心电网络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慢病筛查和急救管理、急救车18导心电、心电危急值诊断、心电网在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合并房颤诊断中的应用、心电监测在心律失常诊疗中的应用;家庭康复APP的应用等。


1. 基层筛查:心电网在慢病筛查和长期管理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80%以上,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根据2017年中国卫生计生年鉴可知,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


依托于我们多年在各地建立区域心电网络的基础,可以做到胸痛患者心电图的快速诊断,使得胸痛中心所在医院可以与医联体单位(社区、乡镇医院)针对胸痛患者的高效联动。



调查显示健康人群体检的心电图异常率高达27.8%。心电图检查适用于筛查各种心律失常、心脏肥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心衰以及健康人群日常心电监测等。由于心电图检查适用范围广,可以在临床上发挥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的防范作用,网络的发展使我们可以组建医疗云服务平台,而心电图又是该系统最易实施的方案。


心电图检查是绝大多数患者来院就诊的常规检查之一,需要做心电图检查的数量占门诊量的10%~15%,而住院患者心电检查更达到100%,针对如此大量的心电检查读图工作,使用传统方法易出现错误、遗漏、报告丢失、报告不易保存等问题,严重影响医疗效率。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建立心电图网络系统,将有助于实现心电数据的科研分类、专业参数分析、统计查询、质控管理和网络共享,达到长期管理的作用。


2. 急救车应用:车载18导心电,提升心梗患者院前急救效率


在心梗院前急救中,需快速识别心脏骤停,并对复苏后患者进行实时心电监护,同时医务人员需在短时间内判断患者心率是否在正常范围、是否为窦性心律、心电周期是否稳定、是否有心肌梗死等。由于县域急救人员整体诊疗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通过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心电网络设备及救护车车载移动心电网络设备,构成区域心电救护支持体系,实现及时上传、及时响应、及时反馈心电传输系统,提高院前急救效率。



胸痛中心认证中明确要求,确保在首份心电图完成后10分钟内由具备诊断能力的医师解读,若急诊医师不具备心电图诊断能力,心血管内科医师或心电图专职人员应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确认,或通过远程12导联心电图监护系统或微信传输等方式远程确认心电图诊断在临床上,可疑或确诊急性心肌梗死首次检查时必须做18导联心电图。远程系统将心电图传输到相关医院,确诊后迅速分诊。通过建立院前急救心电图网络系统,实现院前急救心电图的数字化采集、记录、实时传输到医院,使得医院及早做好心血管疾病患者抢救与治疗的工作。


3. 院内诊断:心电网在胸痛救治中的应用


心电网的建设归根到底是为疾病诊疗服务的,因此衡量心电网的建设是否成功,最现实的考核指标就是是否在疾病诊疗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作为一种诊断工具,心电网的诊断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主要的方面:心肌缺血诊断分析和心率失常诊断分析。实际效果评价就体现在与这两种情况相关的疾病的检出率。



急性胸痛是许多重要疾病的常见症状,其中部分患者的胸痛可能预示着严重的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动脉栓塞等。此类疾病若不尽快明确诊断并采取规范治疗,可能随时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对胸痛患者的早期甄别至关重要。目前在院前急救等医疗操作中由于没有检验设备的协助诊断,因此依靠心电图作为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对心肌梗死的定性、病变部位的判断、病变因素的分类以及病情评估具有突破性作用。


胸痛中心建设即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建设,实现区域协同救治的基础工作便是共享信息技术平台。心电网络建设作为平台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心电网络可以提高心电图室心电图报告时间,减少患者在急诊科就诊时间,同时可提高患者首次心电图的诊断符合率。


4. 院内诊断:心电网在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合并房颤诊断中的应用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表现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是缺血性卒中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而目前我国对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合并房颤存在诊断率偏低现象,尤其是对阵发性房颤,因阵发性房颤发作时可无症状,诊断相对困难。



各种心电检查均可用于确诊房颤。目前常用方法包括普通12导联心电图、连续心电监护、24h或延长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连续心电监护容易确定永久性或持续性房颤。现行指南均推荐对所有急性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但是常规12导联心电图因检测时间短,对阵发性房颤诊断价值极其有限。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包括阵发性房颤有重要价值。指南推荐对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TIA患者,或考虑心源性卒中但未查到其他病因时,应常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延长动态心电监测能进一步提高对阵发性房颤的检出率。针对连续心电监护,如阵发性房颤的诊断未引起重视或未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而使用的设备缺乏自动识别及及时预警系统,将影响对房颤的筛查作用。


5. 心电监测:心电网在心律失常诊疗中的应用



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律失常最重要的一项无创伤性检查技术,对于潜在的心律失常及存在引发心律失常疾病的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及时发现和干预心律失常,预防猝死的发生。



实时心电监测服务利用4G/WIFI通讯技术、心电监测技术,提供院前、院中心电数据实时监测、预警,并记录、统计、上传相关数据,完善对危急患者急救和治疗过程的心电检查规范化、科学化、智能化管理。长时间记录心电图数据,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信息的安全有效保存,则需要借助心电网络云平台的优势,通过远程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异常数据并进行警报,使得医生能对患者进行及时处理。


6. 家庭康复:可穿戴心电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可穿戴心电,不仅实现了家庭心电健康检查,还能将检测到的数据全部自动上传到脏康复平台。特别对于家庭基础筛查、家庭康复患者,建立更有针对性的心脏康复、预防方案。



通过APP,患者在家庭可实现与康复医院医生随时沟通,心脏健康资料学习、指导、咨询、随访等,实现家庭与院内医生建立沟通联系桥梁。



四、全周期心脏健康服务理念


在当前医疗卫生大格局及互联网信息高速发展时代,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撑,需要进一步加大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力度,心电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有关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无创心脏检查需求,做好心脏检查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建立起以心脏预防筛查、急救、诊断、治疗,到康复、健康追踪的全周期心脏健康管理服务。



一直以来,降低心血管疾病复发率、改善心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麦迪克斯与广大心脏疾病病人的共同康复追求。



创建时间:2019-10-23 16:47
浏览量:0